当前位置:
CXM希盟官网:欧洲央行突传鹰声:可能即将暂停或结束降息!
欧洲央行(ECB)货币政策风向突现转变!继连续多轮降息后,欧洲央行执行理事会成员、鹰派代表人物伊莎贝尔·施纳贝尔(Isabel Schnabel)近日明确释放信号,称央行可能“很快讨论暂停或完全结束降息行动”,引发市场对宽松周期终结的猜测。

欧洲央行(ECB)货币政策风向突现转变!继连续多轮降息后,欧洲央行执行理事会成员、鹰派代表人物伊莎贝尔·施纳贝尔(Isabel Schnabel)近日明确释放信号,称央行可能“很快讨论暂停或完全结束降息行动”,引发市场对宽松周期终结的猜测。


鹰派发声:政策转向信号浮现

在2月14日接受采访并于今日发布的讲话中,施纳贝尔指出:“我们越来越接近可能不得不暂停或停止降息的时刻,需要开始这一讨论。”她强调,3月会议上欧洲央行官员应审议是否从政策声明中删除“货币政策仍具有限制性”的措辞,尽管她未直接否认当前政策的限制性作用,但坦言“不再确定其是否仍有效”。


这一表态被视为欧洲央行内部鹰派力量对持续宽松政策的反思。自2024年6月以来,欧洲央行已连续六次降息,累计降息幅度达175个基点,存款利率从4%降至2.75%。然而,随着通胀逐步接近2%目标,经济下行压力与政策效果之间的平衡成为决策焦点。


市场反应:降息预期降温,欧元企稳

施纳贝尔的鹰派言论迅速引发市场波动。交易员下调了对欧洲央行2025年剩余降息幅度的押注,预期从此前的76个基点降至72个基点。欧元兑美元汇率跌幅收窄至0.2%,报1.0430附近;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上升5个基点至2.54%,反映市场对宽松政策退潮的预期。


不过,市场对3月是否启动政策转向仍存分歧。部分分析师认为,即便暂停降息,欧洲央行可能仍会保留“依赖数据决策”的灵活性,而非彻底关闭宽松窗口。


政策背景:从“鸽声嘹亮”到“鹰派抬头”

此前,欧洲央行一直以刺激经济复苏为核心目标。2024年12月,行长拉加德(Christine Lagarde)曾表示,通胀风险“偏向下行”,并透露部分官员甚至讨论过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。然而,最新数据显示,欧元区通胀已稳定在2%附近,核心通胀指标(剔除能源和食品)同比增速回落至2.3%,缓解了鹰派对通胀黏性的担忧。与此同时,欧元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:德国经济连续两年萎缩,法国政局动荡,叠加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,令增长前景蒙阴。


未来路径:中性利率与政策分歧

施纳贝尔在讲话中特别提到“中性利率”(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的理论利率水平)的局限性,认为其不适用于当前政策制定。欧洲央行对中性利率的预估区间为1.75%-2.25%,而当前存款利率为2.75%,暗示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。


若3月会议确认政策转向,欧洲央行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暂停降息的主要央行。相比之下,美联储因美国经济韧性和通胀反复,降息步伐更为谨慎;日本央行则处于加息周期,凸显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。


挑战与风险:经济复苏与通胀的拉锯战

尽管暂停降息有助于维护欧元汇率稳定并遏制资本外流,但欧元区经济仍需货币政策支持。分析师警告,若过早结束宽松,可能加剧企业债务压力和消费需求疲软。此外,地缘政治冲突、能源价格波动及美国贸易政策仍是潜在风险。


结语

欧洲央行的“鹰声”标志着全球宽松潮迎来关键转折点。未来几周,3月政策声明的措辞调整、通胀数据及经济指标将成为市场研判央行意图的核心依据。在抗通胀与稳增长的平衡木上,欧洲央行的每一步选择都将牵动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。